
黃胤毓 導演 / 製片
-
1988年出生於台東市,旅居日本多年。畢業於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、東京造形大學研究所電影專攻碩士。大學期間開始於《文化研究月報》、 《電影欣賞》等刊物發表影評與研究文章,並擔任《幼獅文藝》雜誌影評人、也曾參與台北電影節特刊文字工作。2010年首部紀錄短片《五谷王北街到台北》以民族誌手法紀錄台灣工廠的泰國勞工,入選杭州亞洲青年電影節、北京獨立電影展等多項影展。2013年發表私紀錄片《夜晚的溫度》,該片入圍瑞士真實影展國際競賽單元、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紀錄片影展、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等影展。 2013年入選由河瀨直美監製、奈良國際電影節與瑞士日內瓦藝術大學共同籌畫之「Grand Voyage:壯大的航海」創作計畫,於奈良縣田原村駐村一個月,完成紀錄短片《杣人》,並於2014年奈良國際電影節首映。
2015 年於台灣成立木林電影有限公司,隔年於沖繩成立據點,進行一系列關於沖繩台灣移民、台日殖民後裔等題材的創作,開啟以戰前移民到八重山群島的「八重山台灣人」為題材的「狂山之海」系列紀錄片計劃,並入選2015年柏林影展新銳營「紀錄片工作站」(Doc Station)。第一部曲《海的彼端》於2016年完成,並於台、日院線上映。該片以一大家族之返鄉之旅為主軸,爬梳八十年移民史,榮獲2017年新藤兼人賞「製片賞」、入圍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、韓國DMZ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競賽、大阪亞洲電影節、夏威夷電影節等影展。
2019年,黃胤毓於日本設立「木林製作」,並積極參與國際製作及紀錄片製片,並代表台灣入選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「新銳製片人2020」(Emerging Producers 2020)活動、2021年擔任印尼日惹紀錄片影展工作坊「ASIADOC」導師。
2021年以戰前「西表礦坑」為題材的「狂山之海」第二部曲《綠色牢籠》於大阪亞洲電影節首映、並入圍台北電影節「國際新導演競賽」及台北電影獎三項獎項。同時於台日出版專書《綠色牢籠:埋藏於沖繩西表島礦坑的台灣記憶》,榮獲「2021 Openbook 好書獎」年度中文創作書。
-
導演作品
製作中|《兩方世界》|紀錄長片|導演・製片
2021年|《草地火焰》|劇情短片|21分|導演・製片・剪接
2021年|《綠色牢籠》|紀錄長片|101分|導演・製片・剪接
2016年|《海的彼端》|紀錄長片|131分|導演・製片・剪接
2014年|《杣人》|紀錄短片|30分|導演・攝影・剪接
2013年|《夜晚的溫度》|紀錄短片|55分|導演・攝影・剪接
2010年|《五谷王北街到台北》|紀錄短片|41分|導演・攝影・剪接
2008年|《群病:我們為此出生》|實驗短片|15分|導演・攝影・剪接
2006年|《擴張》|劇情短片|16分|導演・攝影・剪接製片作品
製作中|《兩方世界》|紀錄長片|導演・製片
製作中|《黑之牛》|劇情長片(導演:蔦哲一朗)|製片
製作中|《想像的國度》|紀錄長片(導演:Marcos Guillermo Rodríguez)|製片
製作中|《挖骨之人》|紀錄長片(導演:奧間勝也)|製片
2021年|《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》|紀錄長片(導演:Juan Martín Hsu)|100分|共同製片
2021年|《草地火焰》|劇情短片|21分|導演・製片・剪接
2021年|《綠色牢籠》|紀錄長片|101分|導演・製片・剪接
2016年|《海的彼端》|紀錄長片|131分|導演・製片・剪接 -
2021年|印尼日惹紀錄片工作坊「ASIADOC」導師、紐西蘭邊鋒紀錄片影展「Rough Cut Lab」導師、東京大學亞洲藝文學院「沖繩研討會」講座等
2019年|新北市「府中15」紀錄片駐館導師、美國「Global Taiwan Institute」華盛頓DC上映會等
2018年|早稻田大學「East Asia in a Global Memory Space」學會、瑞典隆德大學「Centre for East and South-East Asian Studies」放映會等以及其他電影節出席講座、上映會及學校演講等。
-
專書
2021年|《綠色牢籠:埋藏於沖繩西表島礦坑的台灣記憶》,台北:前衛出版社。
2021年|《緑の牢獄 沖縄西表炭坑に眠る台湾の記憶》(翻譯:黑木夏兒),東京:五月書房新社。中文文章
2020年|「我想讓《小島大歌》被日本觀眾看見的理由」,發表於「nippon.com」網站。
2017年|〈滲透太陽(身體)的攝影機介質-論三島由紀夫影像肉體論的內攝與官能燔祭〉,收錄於《瑞象视点-当代摄影文丛:身体-性别-摄影》,中国上海:瑞象馆。
2012年|〈遙遠的場內,意志的場外:《小金同志想要飛》的金馬影展映後座談及事後回想〉,收錄於《文化研究月報》135期,台灣:文化研究學會。
2011年|〈如果有一種更好的辦法作東亞電影片名比較分析-以洪尚秀片名為例〉,收錄於《文化研究月報》112期,台灣:文化研究學會。
2010年|〈滲透太陽(身體)的攝影機介質-論三島由紀夫影像肉體論的內攝與官能燔祭〉,收錄於《文化研究月報》109期,台灣:文化研究學會。
2008年|〈從沼澤窺視《壁男》陰暗的神祕流體〉,收錄於《電影欣賞》136期,台北:國家電影資料館。日文文章
2021年|〈高嶺剛監督作品が大きな反響 台湾国際映画祭で特集上映〉、「HUB 沖縄」に発表。
2021年|〈航海民族を繋ぐ音楽プロジェクト 映画『大海原のソングライン』〉、「HUB 沖縄」に発表。
2020年|〈私が『大海原のソングライン』を日本人に見てもらいたい理由〉、「nippon.com」に発表。

中谷 駿吾 (Nakatani Shungo) 攝影師 / 執行製作
-
1992年出生於日本富山縣。東京造形大學電影系畢業。自2014年加入黃胤毓導演「狂山之海」計劃之拍攝團隊,並擔任攝影師至今,至今合作完成《海的彼端》(2016年)、《綠色牢籠》(2021年)、《草地火焰》(2021年)等影片。其餘擔任攝影師之學生電影作品《白い蟷螂の巣》、《Moratrium Cut-up》曾入圍日本 PIA 影展、日本Image Forum影展、福岡獨立電影節等影展,並獲得田辺・弁慶映画祭首獎。除了攝影師之外,也負責現場執行製作及後期製作等技術面工作。2019年「木林製作」於日本成立後,擔任日本公司負責人。
-
電影作品
製作中|《兩方世界》|紀錄長片(導演:黃胤毓)|攝影・執行製片
製作中|《挖骨之人》|紀錄長片(導演:奧間勝也)|副攝影
2021年|《MADE IN YAMATO》|合集劇情片(導演:冨永昌敬、清原惟、山本英、竹内里紗、宮崎大祐)|125分|攝影・調光調色(山本英導演〈あの日、この日、その日〉片段)
2021年|《草地火焰》|劇情短片(導演:黃胤毓)|21分|攝影・執行製片・調光調色
2021年|《綠色牢籠》|紀錄長片(導演:黃胤毓)|101分|攝影・執行製片・調光調色
2020年|《OKINAWA SANTOS》|紀錄長片(導演:松林要樹)|90分|調光
2016年|《海的彼端》|紀錄長片(導演:黃胤毓)|123分|攝影・執行製片
2016年|《Moratrium Cut-up》|劇情長片(導演:柴野太郎)|38分|攝影
2014年|《白い蟷螂の巣》|劇情長片(導演:山本英)|86分|攝影
2013年| 《Hikari-Type》|劇情短片(導演:柴野太郎)|36分|攝影舞台劇作品
2019年| 《And I Go through you》|舞台影像演出(導演:山城知佳子)|現場live攝影演出(Ricca Ricca Festa 2019)
-
2017年|機関誌「映画撮影」215号 (2017年11月15日発行) 撮影報告『海の彼方』

菅谷聰(Sugaya So) 企劃製片 / 發行宣傳
-
1987年北海道出生,琉球大學教育系畢業、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。大學期間以沖繩市銀天街為據點進行創作(小說及銀天街壁畫等),畢業後於那霸著名的藝術電影院「桜坂劇場」擔任企劃宣傳。2013年開始往來台灣與沖繩,並於台灣居住四年。曾三度獲得「沖繩文學獎」詩部門獎項。 2017年擔任《海的彼端》節目專冊日文翻譯為契機,2019年加入木林製作團隊。現在除了負責影視作品的日本方企劃製片及執行製作、發行宣傳之外,也擔任沖繩最大型藝術書展「BARRAK ART BOOK FAIR」執委會成員。
獲獎經歷
第10回沖繩文学賞詩部門沖縄県文化振興会理事長賞
第14回沖繩文学賞詩部門沖縄県文化振興会理事長賞 -
製作中|《兩方世界》|紀錄長片(導演:黃胤毓)|企劃製片
製作中|《挖骨之人》|紀錄長片(導演:奧間勝也)|企劃製片
2021年|《草地火焰》|劇情短片(導演:黃胤毓)|21分|執行製作
2021年|《綠色牢籠》|紀錄長片(導演:黃胤毓)|101分|企劃製片・執行製作

傅宜𡩋(Yvonne Fu) 製片
-
1985年出生於台中,國中畢業後移居瑞士、
畢業於美國波士頓Simmons College,主修平面設計及法文,旅居歐美各地十年。 2008年返台後,進入林正盛導演的事務所擔任製作及導演助理, 之後任職於台北市電影委員會,參與製作《台北工廠1》(2013年)等片。 而後經歷新加坡商稜聚傳播有限公司(IFA-Media)、旅居北京等製片工作, 製作國際頻道之紀錄性質節目, 也曾擔任紀錄長片海外多國拍攝之執行製片及現場翻譯。 現居台灣,致力於開發影視項目與資金籌措等企劃製片工作。 -
電影・劇集
製作中|《黑之牛》|劇情長片(導演:蔦哲一朗)|企劃製片
2021年|《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》|紀錄長片(導演:Juan Martín Hsu)|100分|企劃製片
2021年|《綠色牢籠》|紀錄長片(導演:黃胤毓)|101分|企劃製片
2017年|《一瞬之光》|電視電影(導演:曾祈惟)|90分|後期製片
2015年|《有任務的旅行》|紀錄長片(導演:林正盛)|90分|執行製片
2013年|《台北工廠》|劇情長片(短片集)|73分|專案聯繫
2010年|《一閃一閃亮晶晶》|紀錄長片(導演:林正盛)|90分|製片經理電視紀錄片
以下為作為製片管理(Production Manager)之參與作品
2020年|《台灣密碼:南島語系原鄉》(共3集/ 國家地理頻道)(製作中)
2019年|《記住鄉愁- 國際版》(共2集/ 國家地理頻道 & 中國中央電視台)
2016年|《二戰怪談揭秘》(共6集/ 國家地理頻道)
2016年|《北回臺灣的極限之旅》(國家地理頻道- 台灣)
2016年|《Japan: Designed for Recovery》(Discovery Japan)
2016年|《台灣無比精采:醫療菁英》(Discovery Taiwan)
2015年|《建築奇觀:中國智慧辦公樓》(Discovery頻道)
2014年|《特種部隊:台灣特戰蛙人》(歷史頻道)其餘多數

何孟學 副導演 (AD) / 剪輯
-
1988年出生於台北,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,現為獨立影像工作者。曾與知名剪接師陳博文修習剪接,近年剪輯、導演、攝影多部劇場、舞團廣告或紀實作品,亦擔任臺中國家歌劇院特約行銷宣傳影像設計與剪輯師。與黃胤毓導演自大學時期學生製片作品合作至今。舞蹈影像作品《Chasser》(2017年)入圍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國際舞蹈影展(Bucharest International Dance Film Festival)國際競賽等。《綠色牢籠》(2021年)擔任剪接及副導演。
-
2021年|《草地火焰》|劇情短片(導演:黃胤毓)|21分|副導演・剪接助理
2021年|《綠色牢籠》|紀錄長片(導演:黃胤毓)|101分|剪接・副導演
2017年|《Chasser》|短片|4分|導演・剪接
2016年|《海的彼端》|紀錄長片(導演:黃胤毓)|131分|副導演
2008年|《群病:我們為此出生》|實驗短片(導演:黃胤毓)|15分|製作

林玟君 助理製片
-
1994年出生於台南,現居沖繩。畢業於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系、日本新瀉大學國際地域學研究所碩士。學士論文為灣生研究,碩士論文為滿洲國的日本後裔與殖民地研究。2020年加入木林電影團隊擔任台日製作、專案執行及田野調查助理。
-
電影
製作中|《想像的國度》|紀錄長片(導演:Marcos Guillermo Rodríguez)|企劃製片、執行製片
製作中|《挖骨之人》|紀錄長片(導演:奧間勝也)|助理製片
2021年|《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》|紀錄長片(導演:Juan Martín Hsu)|助理製片
2021年|《綠色牢籠》|紀錄長片(導演:黃胤毓)|101分|字幕翻譯・校閱電視節目
2020年|《天空的見證者:槍口攝影機捕捉到的亞洲空襲》(NHK BS1紀錄片特集)|49分|台灣製作協調、田野調查助理
2020年|《少年們的聯合艦隊:幸運戰艦「雪風」的戰爭史》(NHK 終戰75週年紀錄片特集)|110分|台灣田野調查助理